Health Encyclopedia
Search Clinical Content Search Health Library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A-Z Listings

早产儿视网膜病变

早产儿容易患早产儿视网膜病变 (ROP)。这是一种会影响视力的问题。早产儿视网膜病变是指眼球后膜(视网膜)出现异常血管生长。严重时,血管会使视网膜与眼球后部分离。

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的病因是什么?

视网膜上的血管直到怀孕后期才发育完成。当婴儿早产时,这些血管尚未发育完全。因此,血管在婴儿出生后才完成生长。子宫外的环境因素可能会导致血管异常生长。其中一个问题可能是血液中氧含量的变化。低胎龄或体型较小的早产儿更容易患上视网膜病变。

眼睛的四分之三截面图,显示视网膜上的正常血管。
正常血管在视网膜上形成一个精致的网状结构。
眼睛四分之三截面图,显示早产儿视网膜病变。
患上早产儿视网膜病变 (ROP) 后,血管会变得粗大和扭曲。它们会形成疤痕组织脊,或牵拉视网膜,导致视网膜脱离。

如何诊断和监测早产儿视网膜病变?

新生儿重症监护室 (NICU) 会对所有早产儿的血氧水平进行密切监测。出生时胎龄小于  30 周零 6 天或体重为  1.500 克或以下(52.5 盎司或以下)的婴儿由眼科护理人员(眼科医生)进行检查。眼科检查也可以由经过培训的医疗团队成员使用特殊的相机来观察眼球后部。

一些体重在 1,500 到 2,000 克(52.5 到 70 盎司)之间并有其他健康问题的婴儿可能需要进行眼科检查,因为他们患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的风险也较高。

眼科检查时,医生会使用眼药水来使瞳孔扩大(扩张)。这样,医疗保健人员就可以透过瞳孔检查视网膜上的血管。如果医疗保健人员发现异常血管,就会将早产儿视网膜病变分为 1 期(轻度)到 5 期(重度)。血管的位置也会被记录下来。

第一次检查可能在 出生后 4 到 8 周进行。根据此次检查结果和婴儿的胎龄,需要每 1 到 2 周进行一次随访检查。

如何治疗早产儿视网膜病变?

轻度早产儿视网膜病变(1 期和 2 期)通常无需治疗。中度至重度视网膜病变的婴儿可能需要治疗。治疗通常取决于疾病的严重程度。治疗方法包括:

  • 激光手术 (激光治疗或光凝)。医疗保健人员使用光束在视网膜两侧烧灼并留下疤痕。这样可以阻止异常血管生长并牵拉视网膜。

  • 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疗法。 医疗保健人员将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药物注射到眼球内部(玻璃体),即眼球后部视网膜附近。这样可以阻止异常血管生长并牵拉视网膜。这是一种较新的疗法,被广泛用于治疗早产儿视网膜病变。但长期疗效仍有待确定。

  • 巩膜扣带术。 医疗保健人员将硅胶带套在眼白(巩膜)上。该扣带有助于将眼球向内推,使视网膜沿着眼球壁停留。随着眼球的生长,会取出扣带。如果不取出,孩子就会近视。这意味着他们很难看清远处的东西。

  • 玻璃体切除术。 医疗保健人员会取出眼球中央(玻璃体)的透明凝胶,并在该位置放入生理盐水(盐溶液)。然后,医疗保健人员可以取出疤痕组织,这样视网膜就不会受到牵拉。只有患有 4 期或 5 期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的婴儿才能接受这种手术。

  • 冷冻疗法 (冰冻疗法)。医疗保健人员使用金属探针冷冻视网膜,并在视网膜两侧留下疤痕。这样可以防止异常血管扩散和牵拉视网膜。这种疗法现在很少使用,因为其他疗法通常效果更好。

请与宝宝的医疗保健人员讨论哪种治疗方法适合宝宝。

有哪些长期影响?

许多患有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的宝宝不会有持久的影响。病情越严重,出现永久性视力问题的几率就越高。在患有中度至重度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的儿童中,百分之七至二十分之三会出现长期视力问题。早产儿视网膜病变在极少数情况下会导致失明。 

大多数婴儿需要进行后续眼科检查。患有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的婴儿患其他眼疾的风险也会增加。这些疾病包括近视、斜视和散光。您的宝宝可能需要配眼镜或接受其他治疗。

© 2000-2025 The StayWell Company, LLC. All rights reserved. This information is not intended as a substitute for professional medical care. Always follow your healthcare professional's instructions.
Powered by Krames by WebMD Ignite
About StayWell | Terms of Use | Privacy Policy | Disclaimer